简介

大痞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听雨轩(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就这破罐子,还三十两呢?我们不买了!”眼镜看到徐乙要掏出银子,实在是忍不住了,刚才眼镜把蟋蟀罐翻来覆去看了一边,感觉就是个普通的罐子而已,他实在是不想看到徐乙这么败家。

“我说可以便宜点的。是这个小哥自己说三十两的!”看到眼镜有些狰狞,老头有些害怕了。

“眼镜少废话!大叔,这是三十两银子,你收好了,趁天早早点回家吧!”徐乙看到眼镜在吓唬老头,有些哭笑不得,安慰了一下老人。

老人简单一数银子,从衣服兜里拿出一个手帕赶紧一包,把银子塞到了腰里。他衣服比较宽大,补丁又多,表面上还真看不出腰里塞着东西。

“大叔,我们送送你吧!”徐乙关心道。

“不用,可不敢麻烦你们,我去前面找同村的,一起回家!”老头好像有些怕眼镜,连忙推辞。

最终徐乙还是执意陪老头找到了他一个村的人,看着老头一行人离开,才放心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汴京古玩市场东头是专卖文房四宝的地方,这里文房四宝的店铺很多,品种齐全,看似竞争很大,但是客流量很大,汴京人要买文房四宝,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里。

听雨轩面积不是很大,各式古匾挂于四周壁墙,围着店铺一圈有个半人高的木架,上面摆满了各色砚台,在店铺的一个墙壁上,挂满了大小不一的毛笔,细的有如木筷,而最大的有一人之高。

徐乙和眼镜吃完午饭,就来到了古玩市场的东头,走进了听雨轩。

“两位小哥,需要买点什么啊?我给你们介绍介绍?”看到徐乙两人进来,一个身穿长衫,身材微微发胖,看起来有四十多岁很是儒雅的中年人,连忙起身说道。

“掌柜的有端州的端砚吗?”徐乙问道。

“当然有了,我这里南粤端州的端砚、古皖的钦砚、齐地鲁砚、赣鄱龙尾砚、三晋澄泥砚都有。”那掌柜的说着话把徐乙和眼镜引到了摆放砚台的架子边上。

古代文人对砚台格外喜爱,认为“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陶渊明曾说:“笔砚精良,人生一乐。”

清朝的时候,南粤端州的端砚、古皖的钦砚、齐地鲁砚、三晋澄泥砚号称四大名砚,但是价格确是不贵,徐乙和胖子、眼镜他们三个都是用的端砚。

“名砚清水,古墨新发,两位小哥你们不再挑两块墨碇”掌柜边给徐乙包已经挑好的端砚,边推荐道。

文人吟诗作文都得磨墨才能挥毫,所以古文人也多喜欢藏墨。苏轼曾作诗《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此诗说他的墨足可供他使用三十年,诗句中的“非人磨墨墨磨人”,更是折射出了墨碇和文人一生关联的真实写照。

随着掌柜的推荐,徐乙和眼镜又来到了摆放墨碇的那个架子旁边。

“光亮、整洁、色层均匀,果然是上好的松烟墨!”把玩着墨碇,眼镜像是如获至宝,在县城里好的墨碇是不多见的。

喜欢大痞臣请大家收藏:(m.106xs.com)大痞臣106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