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三国的女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00 不是第一,是唯一(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三国时期有多少人口?

三国时期应该是中国人口的一个低谷。

资料库中我们了解到,公元157年东汉人口达5600多万,大动乱后,公元260-28O年,魏、蜀、吴三国人口可能总数才760余万,不及原来的七分之一。但也有人认为三国时人口虽然锐减,但应该不会低于1000万。

人口怎么如此锐减?

史书公认仅曹操破徐州一次坑杀江淮难民就达数万口,竟至“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

192年,董卓部将李弧(隺hú)、郭泛(汜fan)攻破长安,“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弧(隺hú)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两年间数十万户人聚居的繁华地区竟然所剩无几,一片荒凉。

刘协逃出长安后,住处是以荆棘编的门户,宫女缺衣食,许多饿死途中。随驾官员出门打柴,往往倒毙在路边。

袁绍军队在河北,有时靠桑椹供食。

袁术军在江淮,不得不以蚌蛤充饥。

更有甚者,孔融曾为人吃人制造理论根据。他说吃不认识的人,就好比吃猩猩吃鹦鹉。

程昱向曹操提供的军粮中就夹有不少人肉干。全国各地都是十室九空。

我们就算三国时期有1000万人口,以男女比例1:1计,那么,有500万男人,也会有500万女人。但是我们看到,宏宏一部《三国演义》里边有几多女人?

难道只是“战争,让女人走开”?

祝融夫人是《三国演义》中写到的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

可是,祝融夫人是罗贯中虚构的人物,不见于正史记载。据传说为火神祝融氏后裔,南蛮王孟获之妻。

此女武艺高强,善使飞刀,曾与孟获一起抵抗蜀军。

书中对她的描写有一大段文字:

孟获正与部将商量败蜀军而不得之际,忽然屏风后一人大笑而出曰:“既为男子,何无智也?我虽是一妇人,愿与你出战。”获视之,乃妻祝融夫人也。夫人世居南蛮,乃祝融氏之后;善使飞刀,百发百中。

孟获应允,夫人忻然上马,引宗党猛将数百员、生力洞兵五万,出银坑宫阙,来与蜀兵对敌。

方才转过洞口,一彪军拦住:为首蜀将,乃是张匿(嶷nì)。

蛮兵见之,却早两路摆开。

祝融夫人背插五口飞刀,手挺丈八长标,坐下卷毛赤兔马。张匿(嶷nì)见之,暗暗称奇。二人骤马交锋。战不数合,夫人拨马便走。张匿(嶷nì)赶去,空中一把飞刀落下。嶷急用手隔,正中左臂,翻身落马。蛮兵发一声喊,将张匿(嶷nì)执缚去了。

马忠听得张匿(嶷nì)被执,急出去救。

马忠来到阵前,望见祝融夫人挺标勒马而立,忠忿怒向前去战,坐下马绊倒,亦被擒了。

都解入洞中来见孟获。

获设席庆贺。

夫人叱刀斧手推出张匿(嶷nì)、马忠要斩。

获止曰:“诸葛亮放吾五次,今番若杀彼将,是不义也。且囚在洞中,待擒住诸葛亮,杀之未迟。”

夫人从其言,笑饮作乐。

祝融夫人恩怨分明,武艺超群,加上绝色的容貌,在三国美女榜上应有一席,被三国迷称之为:刺美人

可是,再番交战,祝融夫人在两军阵前被赵云活捉。

后来,在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之后,随孟获投降蜀汉。

除此,《三国演义》里再没有这样一个战场上出现的女人了。

读一遍《三国演义》,使你感到,那是男人的天下,只有男人在做事情——这怎么可能呢?

有人类以来,从来都是男人的背后是女人(不管男人成功与否,背后不藏着一个女人,不是变态,就得去犯罪,那是一定的)。所以,三国的各路英雄,哪一个都有一个、或者N个女人。

存下这个小心思,就注意在《三国演义》、《三国志》以及凡是三国的志、记,地方志,以至于传说、戏曲,乃至墓志铭和网上,广泛搜集,专门整理三国女人的迹事,历经三年有余,断断续续地写出来这么一本书,共亲们玩味、品鉴。

有没有个主题?

有。

甩个大力丸:

为三国时期,被战争和男权思想淹没的女人、以及女人在这段历史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名。

“作用”,向来有正面,有负面甚至有反面的,笔者不做历史、道德的评判。就是这个样子,随便你怎么评判,那是你的事情。

总之,三国时期有女人,女人是推动三国进程的一只手。

——这么说,不算装P吧?

子曰:莫装P,装P挨雷劈。

可是,这么一部东西算什么?

政论,肯定不是;

史记?也不是。

史记大多是不虚构的。罗贯中写的“祝融夫人”,本身就是个虚构的人物,我把它引来,都成为虚构的二次方了,怎么可以叫“史记”呢?

况且,在行文的过程中,还可能有其他的虚构(太写实了堵得慌,也缺少色彩)。

你以为史学家不虚构?陈寿不虚构?那,有一些三国间的秘密,到死都不视人的,他怎么知道?司马迁不虚构,《鸿门宴》中樊哙把眼睛瞪到什么程度,他都知道,像看见了一样。他也没参加鸿门宴,他不是虚构,是怎么知道的?

都有虚构,洒家也概莫能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的女人请大家收藏:(m.106xs.com)三国的女人106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