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老马的晚年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18下 阖家人笑谈村野 睡地铺梦回故乡(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我也不知道,啥是地梢瓜和拐枣呀?”致远同问。

“一种野果子,甜甜的嫩嫩的,地梢瓜流着白色汁液——下次给你们摘!拐枣……很难形容!哎你们两真是一对乡村小白!”桂英取笑父子二人。

“你还记得莺歌谷里的模样不?”老马问桂英。

“知道吧!有时候忘了,做梦时又给回忆起来了!”

“我一直有个想法,呵呵呵……不好意思说。我想在莺歌谷里建一尊佛像——大佛像,最好是卧佛,一丈多长的那种!用水泥或砖头打底,外面装饰一下!然后把莺歌谷改名卧佛谷,村里人可以拜佛,对外还可以弄成马家屯的旅游项目!我一直有这个想法,七八年了,从没跟人说过!将来等我老了,你们把我埋在那佛像下面!对你们也好——风水好呀!”

“啧啧啧!你们看看!你们看看人家这境界!连死也跟一般人死得不一样!多高级呀!”桂英使劲取笑。

“哈哈哈……”仔仔憨笑。

“可以呀爸,这是好事,积功德的好事!花不了多少钱,关键是本地领导同意,还得找着人做!”

“本地好说,我就是找不到人,自己又不会弄!”

“可以在网上找啊!网上要什么有什么!我的偶像海报就是网上买来的!”仔仔插话。

“我这么大了——还上网!”老马羞涩。

“我可以教你呀!你现在不也用上了微信嘛!”仔仔说。

“是啊爸,等仔仔放暑假了让他教你怎么用电脑,网上绝对有!”

“成嘛!能弄成这件事儿,那我死也死得爽啦!”老马拍着大肚子笑言。

“哎呀老村长真会活,也真会死!一般人哪能想到这里呀!”桂英连连拍手。

……

漾漾早睡着了,三代人绕着乡村,聊到午夜才睡下。

夜晚,远处的行车声和家里空调冰箱的启动声,代替了乡村的牛哞、羊咩和猫头鹰的嗷嗷冷叫;阳台外对面高楼上的大屏幕、广告牌和家里闪烁的各种红蓝灯,替换了乡野的点点星光和清澈月色。老马在厌嫌城市,其他人在憧憬乡野。

这一晚,桂英回到了三十年前的老院子里——那是她出生的地方,是她度过童年的地方,也是她安放灵魂的地方。

老院子门前的老槐树一年三季绿叶遮天,最享受浓荫的是槐树下猪圈里的老母猪。猪圈门口的石碌轴上常坐着桂英奶奶,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喜欢在黄昏时平望夕阳。门前的一对小石狮不知是哪年少了半张脸、一条腿,推开厚重的缺失棱角的灰色木门,桂英跨进了自家的老院子。

院里西边是蓝砖瓦房,东边是一片空地。空地尽头的北墙下常年摞着一堆齐齐整整的柴火,柴火旁是小茅厕,茅厕南墙上的那排狗尾草浓郁而轻灵。老院东边全是老树,老树下游走着几只老母鸡,春夏时常有一群小鸡追随母鸡,儿时驱赶小鸡靠近凉席和饭桌的人——正是桂英。桂英记得那只有黑毛的老母鸡,那只老母鸡也一定记得黑乎乎的她。

老院东南角是牛圈,牛圈的北墙南面垂着一排农具,北面是一米宽的草房,草房里堆放着高高的干狗尾草——那是童年桂英好多个暑假的劳动成果。草房对面是奶奶的房子,房门前的院墙上挂着一溜玉米棒,玉米棒的南头是厨房。

厨房的墙上贴张一张被熏黑的主席像,画像下面是一排陶罐和石翁,最北边的水翁东侧是和面的大陶盆,大陶盆东侧是灶台,灶台北的土墙上挂着竹箅子,箅子下面挂着一个缺了口的大铝勺,那个铝勺是桂英爷爷结婚时请人灌的……

老院子不只是马桂英的老院子,更是很多无名氏的家。房子的顶棚上和厨房的地面下住着老鼠,窗台的纱网和门框的细缝是蜘蛛跟飞蛾的家,土炕缝里有蟑螂,茅厕那归苍蝇管,树上是蝴蝶的地盘,屋檐下住的是燕子,屋檐上是红瓦松的豪宅……院地里住着一两窝蚂蚁、五六只屎壳郎、七八个知了、十来条蚯蚓……马桂英不知道自己离家之后,谁来保护它们;不知道自己离家之后,这群家伙是欣喜还是怀念。

构树的果子,世间一绝;喇叭花的笑,她刚好瞥见。在梦中,马家屯上麦田始终涌动;酣睡时,沟沟壑壑百里菜花金黄。这一晚的桂英睡得如此之甜美。

喜欢老马的晚年生活请大家收藏:(m.106xs.com)老马的晚年生活106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