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清穿锦鲤十四福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晋封(错字)(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就说之前应把太子说成是怀了双胎,而太子妃也确实添了一男一女,但她仔细观察发现男胎跟太子妃并没有相像之处,反而跟仅有几面之缘的舒舒觉罗氏有些相似。

凑巧的是舒舒觉罗氏就在太子妃前两天产子。

佛尔果春严重怀疑舒舒觉罗氏本来生的是双子,太子妃的儿子就是从她身边抱过去的。

原因有三,

其一,男婴跟太子妃一点相似的地方都没有,婴儿时期还不怎么明显,随着他长大,佛尔果春相信不止自己看出这一点。最明显的就是今年中秋,皇上看着这个小阿哥的眼神。

其二,太子妃之前只有一个女儿,因为没有儿子她在毓庆宫过的并不算好。倘若她真的生了儿子肯定会宝贝着。但她发现太子妃对这个儿子的表情一直很淡,他的事情基本不插手全都交给了奶嬷嬷。反倒是看着女儿的时候眉眼含笑。

太子为了嫡出的事儿,跟大阿哥别了多少年的苗头。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嫡子,按理讲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嘚瑟的时机。可是她从未听说太子主动跟大阿哥提嫡子的事情。中秋的时候太子对嫡子的态度也很奇怪。

表面上他对嫡子很好,嘘寒问暖,可仔细看他的眼睛就能发现他眼底的冷漠,一点欢喜都没有。

其三,舒舒觉罗氏晋级了,成了庶福晋,听去送贺礼的春荷说,舒舒觉罗氏脸上一点喜悦都没有。就连别人说恭喜,她都是硬扯出来的微笑。

她是不知道太子怎么做到的,如果说康熙对其他儿子的监视严谨,对太子更甚,太子的东宫指不定有多少康熙的人。

能在那么严密的监视下做出这种以庶冒充嫡子的事情,还成功了,太子也是能耐。

这件事才过去多久,太子不收敛自己,居然还把玛丽带了回去。虽说玛丽喜欢过十四,但佛尔果春对玛丽并没有偏见。

她听胤祯说过,这姑娘虽然也跟着杰森流浪,但是杰森对她很好,除了吃喝之外并没有受别的苦楚。也就养成了她天真的性子。

加上洋人的习俗跟他们大清不一样,玛丽虽说在大清住了几年,行事作风还是按照之前的那一套。

在天津卫还好,大家看在太子的面子上还能不跟她计较,等回了皇宫,还不知道她要闹出多少笑话呢。

毕竟后宫的女人很多都是按照三从四德培养的,跟她思想可不同。

回去之后佛尔果春就开始忙碌,毕竟是年关了,又出去三个月,玛丽与她关系不大。

她却不知道皇宫里玛丽差点闯了大祸。

玛丽天性活泼不喜欢被约束,进了皇宫各种不自在,尤其是太子回来就去了别的女人那里,好几天没找她。

玛丽没有安全感,爷爷杰森不在,她把太子看的极重,就想着既然太子不来找她,她就去找太子。

然后在路上就遇到带着孩子的舒舒觉罗氏。

舒舒觉罗氏是后世人,看到玛丽并没有跟其他人一样鄙视,她觉得玛丽太年轻,是被太子给欺骗了。就像当初的自己一样,天真。

知道玛丽要去找太子,她好心的说了一句,“如今太子应该在书房,那里是重地,咱们女人不能去。你每天早起去给太子妃请安,比去那里强多了。”

玛丽来了几天,从来没给太子妃请过安,自然也就没有奉茶。

或许是同病相怜,舒舒觉罗氏觉得自己应该提醒她一下。

可惜玛丽并不觉得,她跟爷爷为什么逃出来就是为了自由不当奴隶,在她看来她跟太子妃一样都是太子的女人,为什么她要去给太子妃下跪。

她觉得舒舒觉罗氏在侮辱她,就跟舒舒觉罗氏理论起来。两个人越说玛丽的火气越大,她就推了舒舒觉罗氏一把。

舒舒觉罗氏被推的踉跄差点摔倒。

为什么说玛丽差点闯祸呢,因为舒舒觉罗氏又怀孕了,太子走之前发现的,已经过了三个月隐隐能看到小肚子。

而她这回学乖了,穿的是平底鞋,身后时刻有忠心的侍女紧跟着保护她。

看到玛丽一言不合就动手,舒舒觉罗氏有些后悔自己多事。她早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她,这一次她没有选择息事宁人,而是告到了太子妃那里。

这件事谁都不能说她错,太子书房那是太子妃都没资格去的地方。

想当然的,玛丽被太子妃训斥了。

玛丽是那种乖乖等着被训斥的人?

她记得来之前爷爷跟她说过,如今太子很需要他,因此玛丽完全不担心。她跟太子妃杠上了。

气的太子妃摔了一套茶具不说,还让人把玛丽禁足,并把宫规给她,让人教导她规矩。太子妃发话学不会规矩就别出来。

太子知道这事以后什么也没说,只回了句:知道了。

他现在心情同样不好受,原以为汗阿玛奖励十四三个银子就完了,谁知道回来之后,汗阿玛还给皇子们封赏。

从大哥开始到老五都是亲王,老七往下全部升了一级,就连十二、十三也跟着捞了个贝子爵位。老九跟老十更不用说,同样是贝子两人都给了封号,算是对他们这次事件的嘉奖。老九给了个敏字,老十封了敦贝子,十四得了贝勒就没再给封号。他这个贝勒可比好几个哥哥的爵位都高。

一下子多出来四个亲王,太子的压力变大,他就算要拉拢杰森也不会任由他的孙女破坏规矩,太子妃处理的很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清穿锦鲤十四福晋请大家收藏:(m.106xs.com)清穿锦鲤十四福晋106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