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春秋战国之历史模拟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九世之仇,犹可复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周庄王4年,鲁庄公元年,公元前693年。

因文姜“孙于齐”,不返鲁国。三月,鲁侯同与之绝,不为亲,礼也。断绝了与文姜的母子关系。《春秋》不称姜氏而称夫人。

这是因为文姜与鲁桓公之死有关。

鲁桓公察觉文姜与齐侯诸儿私通,怒曰:“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

鲁桓公三年娶文姜,六年生太子同,所以太子同应该是鲁桓公亲子。但鲁桓公因为恼怒而乱语,又责备文姜。

文姜谮之于齐侯。齐侯怒,与之饮酒。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胁干而杀之。

夏,周王室单伯送王姬过鲁。

单伯,周王室卿大夫,封邑在南阳的单邑,是周王室在南阳少有的大邑。

王姬,应该不是周王佗之女,而是周桓王之女。

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

这里是周王佗嫁王姬给齐侯诸儿,乃使同为姬姓的鲁侯同代周王佗主之。一是对等原则,周王高于齐侯,所以说下嫁。而鲁侯与齐侯皆为诸侯,地位相当。

二是同姓原则。周王为姬姓,不能下场,乃使同为姬姓的诸姬之长的鲁侯代之。

所以单伯为送婚使、鲁侯同为主婚人。

齐侯诸儿去年威压中原,而周王佗刚刚杀周公黑肩而驱逐王子克,遂将王姬嫁于齐侯诸儿,与之联姻,巩固自己的地位。

秋,鲁国筑王姬之馆于曲阜城外。因为王姬不是鲁国的公女,而是周天子之女,所以王姬之馆建在城外,这是合于礼的。

首先,王姬下嫁,不能入曲阜城内,不然鲁侯同说不清,所以是“非礼”。

主王姬者必为之改筑。于路寝则不可。小寝则嫌。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其道必为之改筑者也。

为了避嫌,不能让王姬入城,但也不能让其“路寝”,太寒酸了。

在城外可以营建“小寝”“群公子之舍”“馆”,因为“小寝”和“群公子之舍”都不合适,是以筑王姬之馆。

冬十月乙亥日,陈侯林薨,在位7年,谥为陈庄公。陈庄公无子,有女蔡妫、息妫,后嫁于蔡侯季、息侯。而陈庄公之兄陈厉公跃之子公子完年12岁。陈庄公之弟公子杵臼继立。

周王佗使荣叔来锡鲁桓公命。因为鲁桓公使公子豫弑杀其兄鲁隐公继位后,没有去成周洛邑请求天子册封。这使得周天子从此开始失去了册封诸侯的权利。

因此在鲁桓公薨后,周王佗使荣叔来补上这一道程序。应该是鲁侯同继位后,请求天子册封。而周王室在册封鲁侯同的同时,给鲁桓公也补上了这道“锡命”。

王姬归于齐。鲁侯同主之,使王姬与齐侯诸儿成婚。

齐侯诸儿与周王联姻。当年纪侯嫁纪季姜于周桓王,而今齐侯诸儿娶王姬为妻。齐纪之间,战争已无可避免。

当年齐僖公做不到的伐纪之战,将由齐侯诸儿来完成。

齐国自纪炀侯向周夷王进谗,致齐哀公之死,至齐侯诸儿,已历九世。按礼,五世之后,恩怨情仇皆斩断。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而齐侯诸儿以“为九世之远祖齐哀公复仇”为名伐纪,卜之曰:“师丧分焉”。

齐师伐纪将会丧失大义名分。亦有解释为齐师要丧亡一半。总之认为是“不吉”,卜者进谏阻止。

齐侯诸儿答曰:“寡人死之,不为不吉也。”哪怕寡人因此而死,也不能说不吉,因为寡人是死在复仇的路上。

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家亦可乎?曰:“不可。”国何以可?国君一体也。先君之耻,犹今君之耻也。今君之耻,犹先君之耻也。

先祖有几世了?九世了。已过九世还可以报仇吗?即使是过了百世也可以报仇。大夫家的仇也可以吗?回答是:“不可以!”国君的仇为什么就可以呢?因为历代国君是一个整体,先代国君的耻辱就是现在国君的耻辱,现在国君的耻辱就是先代国君的耻辱。

国君何以为一体?国君以国为体,诸侯世,故国君为一体也。今纪无罪,此非怒与?曰:“非也。”

历代国君为什么是一个整体呢?因为国君以国家为体,诸侯的爵位世代相传,所以历代国君是一个整体。现在纪国的国君并没有罪,这不是迁怒于他吗?回答说:“不是这样。”

古者有明天子,则纪侯必诛,必无纪者。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无明天子也。

假如古时候有贤明的天子,那么纪侯一定会被诛杀,也必然没有纪国了。纪侯之所以没有被诛杀,到现在还有纪国,就是因为没有贤明的天子。

古者诸侯必有会聚之事,相朝聘之道,号辞必称先君以相接,然则齐纪无说焉,不可以并立乎天下。

古时候,诸侯之间一定有聚会的事,有互相朝见访问的制度,打招呼或告辞的时候,一定要称烦对方先代国君的优秀品质,来相互接近。然而,齐国国君与纪国国君会面时大家都不高兴,简直不能同时存在于天底下。

即“不共戴天”。

故将去纪侯者,不得不去纪也,有明天子则襄公得为若行乎?曰:「不得也」。不得则襄公曷为为之,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缘恩疾者可也。

所以想要灭掉纪侯,就不能不灭掉纪国了。如果有贤明的天子在,那么齐侯能够这样行事吗?回答是:“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那么齐侯为什么能这样干呢?因为在上没有贤明的天子,在下没有主持一方的诸侯之长,只要凭着祖先的恩仇,就可以这样干了。

这些都是《公羊传》为齐侯诸儿伐纪所论。

纪侯无罪,齐侯诸儿迁怒于他,大举征伐。两国相邻,只隔了一条淄水。

而在客观上,齐纪两国有九世之仇,《公羊传》认为这不是大夫的“家”仇,而是诸侯之间的“国”仇,并认为“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于是齐侯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纪国已经找不到外援了。周王佗嫁王姬与齐侯诸儿。最近的邻国鲁国,鲁桓公刚死不久,鲁侯同才刚刚成年,暂时避齐侯锋芒。

而中原诸侯刚刚被首止之会,郑国君臣的遭遇所震慑。不会相助千里迢迢的纪国。

齐师迁纪,夺取了纪国郱、鄑、郚三邑。

郱邑,又名骈邑,与郚邑,均在纪国南境,鄑邑在纪国东北,北临少海,东临潍水。

齐国据其地,而迁其民,几乎将纪国团团包围。

纪国北有少海,东接杞国,其余皆为齐境。

而失去三邑后,纪国实力大衰,面对强大的齐国,难以抗衡。纪侯之弟纪季,封于与齐国临淄一水之隔的酅邑,更是直面齐国的巨大压力。

【完】

喜欢春秋战国之历史模拟器请大家收藏:(m.106xs.com)春秋战国之历史模拟器106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