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千金谋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章 矛盾(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姚厚德原本与魏可宗、朱志行同为辅臣,后来被康宁公主陷害才被太上皇贬为太常少卿。

李复书登基以后,起复了许多曾经因为康宁公主而被贬谪的官员。

但他觉得姚厚德上有过不能规谏,下有善不能傍荐,稀里糊涂的当了这么多年的宰相,实在德不配位,便没有恢复他的宰相之职。

李复书本以为赵学尔会与他一样,看不起姚厚德这样的人。

谁知赵学尔却道:“姚厚德佞于前主而忠于陛下,非其性之有变也,盖因君明则臣直尔。君主厌恶听人揭短,则忠臣化为佞臣;君主乐闻直言,则佞臣化为忠臣。”

李复书听了赵学尔的话,愣了愣,才反应过来:“你是在为姚厚德求情?”

若是往常,赵学尔说的话,李复书总要听上几分。

但他此时正因为不能给惠妃立碑的事情心中烦闷,之所以会毫不掩饰地立即贬了姚厚德,也有把气撒在他身上的意思。

赵学尔的父亲赵同是因为救了神武太后才被封为承州刺史,所以她为姚厚德求情,李复书便觉得赵学尔是向着神武太后而不是他,心中十分不悦。

赵学尔却不知道李复书的想法,直言不讳地道:“是,我是在为姚厚德求情。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陛下因为姚厚德直言进谏而把他贬黜,以后谁还敢在陛下面前犯颜直谏?忠臣变为佞臣,朝中只剩下唯唯附和之声,难道这就是陛下想要的?”

赵学尔说是在为姚厚德求情,实际却是处处在为李复书着想,一片拳拳之心,天地可表。

可惠妃的死是李复书心中永远的痛。

他贬斥姚厚德,看起来是因为姚厚德直言进谏冒犯了他,实际上他不过是把对惠妃的愧疚和心中的痛苦发泄到了姚厚德的身上。

他这么做甚至不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威仪,而完全是出于私心。

赵学尔此时为姚厚德求情,若是他依言收回对姚厚德的处罚,那么他的伤心便无处发泄。

而且赵学尔一副正气凛然地模样,倒越发显得他小人之心,更不敢把他的心事与赵学尔诉说。

李复书此时只觉得心中气愤,却又无处可发泄,闷闷地出了北辰宫。

他站在北辰宫外,想了想,最后去了朱倩的昭庆宫。

李复书下旨追削神武太后尊号这样的大事,朱倩自然也听说了。

而且她早就从朱志行那里知道了惠妃的事情,所以她猜到李复书之所以要追削神武太后尊号,必定是因为惠妃。

朱倩见李复书面色不愉,一边小心翼翼地伺候他,一边状似不经意地道:“听说皇后的父亲当年就是因为救了太后才升的承州刺史,若是太后当时就......也许惠妃就不会遭此劫难了。”

李复书一听,顿时两眼圆睁,仿佛如坠梦境。

是啊,如果当初神武太后在澄湖就被刺客杀死了,那么是不是惠妃就不会死了?

李复书仿佛魔怔了一样,竟然觉得赵同就是杀害惠妃的帮凶!

一想到赵同这个杀人帮凶竟然马上就要到京都来,而且他还要管赵同叫岳丈,便胸中气闷。立即回了安仁殿,翻出赵同以往的政绩,随意找出两样错处,然后让中书省拟旨把赵同贬回承州。

可怜赵同刚接了升官的圣旨,人还没有到京都上任,就又连降了几级。

有了李复书的允许,赵学尔有时候也会向官员们询问政事。

李复书要贬赵同的事情很快传到了她这里。

之前李复书赌气离开,赵学尔只当是两人政见不和,并没有当一回事,直到现在她才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赵学尔反复想着太后、李复书、赵同三个人的关系,再联想到太后曾经赐死惠妃的事情,仿佛隐约知道了李复书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又为什么要贬黜赵同了。

赵学尔立即让如鱼去打听惠妃的忌辰,得知就是在前两日。

而且惠妃死的那一年,就是赵同救太后的第二年。

赵学尔这才确定,李复书是因为惠妃之死而迁怒赵同了。

她仔细回想了十八年前赵同救太后这件事情的所有细节,然后素衣脱簪去了安仁殿。

李复书看了赵学尔一眼,冷着脸道:“你这是做什么?”

赵学尔道:“我今日才知道,前两日竟然是惠妃的忌辰。惠妃是陛下生母,我身为儿媳本应该去祭拜。只是我当时不知,这才错过了日子。我想今日在宫中为惠妃祭奠一番,希望惠妃不会怪罪我怠慢。”

李复书听赵学尔这么说,面色稍霁。

赵学尔见李复书脸色好了些,才继续道:“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请陛下帮忙。”

李复书皱着眉头道:“什么事?”

赵学尔道:“十八年前,我父亲因救太后有功而得封承州刺史。当时我就躲在澄湖边的芦苇垛底下,因为父亲迟迟未归,我心中着急,便跑出来到湖边上等父亲。谁知我没有等来父亲,却等来了逃脱的刺客。刺客的刀就悬在我的头顶上,我吓得昏了过去。”

“我本以为我必死无疑了,谁知醒过来却躺在了父亲的身边。后来有个宫女告诉我,说是一个校尉救了我。只是当时父亲伤势严重,正昏迷着,我又年纪还小,便没有去找那位救命恩人。如今我到了京都,便想向那位救命恩人当面道谢,只是如今时隔多年,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找他。”

赵学尔抬头看了李复书一眼,只见他双眉紧蹙,一副十分不耐烦的样子。

她仿佛没有看出李复书的态度,笑道:“但我忽然想起来,当时太后召见我的时候,她的身边坐着一位小少年。那时我并没有在意,如今想来这个少年应该是陛下吧。我想陛下或许见过当初救我的那个校尉,所以想请陛下帮我找到他,我好当面向他致谢。”

经过赵学尔的提醒,李复书也忽然想起当年的事情。

当年神武太后提议西巡,可京都要举行三年一次的书画比赛,不仅各地才子汇集京都,还会有许多名师大家来做点评。皇帝期待已久,不愿意那时候离开京都,便让李复书陪同神武太后西巡。

谁知他们在博州澄湖遇见了刺客。

听侍卫说刺客有备而来,且人数众多,若不是因为有人冒死报讯,他们提前做好了防御,恐怕就危险了。

尽管如此,当时船上还是有刺客潜进了船舱,杀死了许多宫女和太监,甚至有大臣被杀害。

所以当时刺客并不是只杀害神武太后一人,而是无差别攻击船上的所有人。

李复书仿佛如梦初醒,如果当时不是赵同去报讯,他还有没有命在还不一定呢。

所以赵同不仅救了神武太后,也救了他啊。

喜欢千金谋势请大家收藏:(m.106xs.com)千金谋势106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