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清风不识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事了拂袖去(前面总有小改,不过不影响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这是宋问已知最是高端的拂尘制法,普通弟子采不到火绒草,只有以门中饲养灵兽的尾丝为材,简单编织而成,再以炼器法熔炼成法器。

无忧祖师知他从何得知,妙法阁下六层自有术法流传,不过却是些基础术法,便于入门弟子修习,真正的术法,只有应得之人,才可知晓!

他一抖拂尘,淡然一笑,道:“宋道友可知玄法妙否?”

宋问眼中柔韧的拂尘,眨眼之间,化作一柄幽幽古剑,未及欣赏,无忧祖师手腕一晃,变回那一把朴实无华的拂尘。

“真君这是炼器之术还是变幻之法?”宋问急切地问道。

无忧祖师摇头失笑,他没想到这宋先生还挺着急,说道:“都不是,这是连心之法。”

“连心?”

“对,你我之心通识剑心。”

“可有成法?”

无忧祖师大笑,以往看不出,现在看来,宋问还真不客气。

宋问对于剑器的执着超乎常人,从不将龙螭剑放入寒玉尺中,行走天下,宋问倾心仗剑而行,只为心中的理想,也许有一日他会明白一壶浊酒也可伴他行走,不过他此刻是无这等心境的。

无忧祖师会心一笑,当年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便言道:“也是有的,宋道友可要学?不如我们先来论一论你我之缘?”

“真君此言差矣,我有《藏真》一部,足以释疑,来日再拜月见山,望真君不要拒之门外。”宋问拱手一礼,诚恳说道。

无忧祖师拂尘一定,单手回礼,言:“云月观恭候宋道友大驾。”

两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无忧祖师抬首,笑着说道:“既如此,我就传道友成就之法,剑器本无心,不过炼器之人呕心沥血之作,诞生灵胎,也是持有之人温养有佳,要想剑器有灵,有精妙之法,也有愚笨之法,不知道友要哪种?”

宋问握起龙螭剑,端量天青色的剑鞘,感受封存在内的微弱灵识,许久才抬头问道。

“不知真君以何法成灵?”

无忧祖师知而不言,笑而不语,只端坐在青莲之上,似与天地浑然一体,宋问目视良久,抱剑一礼,道:“我愿用愚笨之法!”

“好!今日便传道友此法。”

“既用君子剑,当以君子论,剑器祭出,不出三尺外,以光明正大之意,出鞘击敌;持剑在手,明心如镜,三思悟己身,剑出无悔;一日温养剑身,则百年不断。”

“此三者,道友都可做到,剑器必成,到那时再补御剑之法,可斩日月。”

“我有养剑经文一卷,赠与道友,望你不失本心。”

宋问接过从无忧祖师袖中飞来的玉简,收入怀中,又是拱手说道:“再谢真君赐书,宋问必会潜心修道,以正真我。”

“善!”

前后两人对自己言说正我明心,如出一家,自己也该懂得其中雅意,虽不知自己有何种价值,能被看重,也不妨碍他承诺本就在追寻的道途。

无忧祖师见他应承下来,神情再度放松,再度问道。

“道友可还有惑要解?”

宋问怎么会放弃这等时机,道经无人能解,只能答道:“有的,再问真君,正法与道法之别。”

无忧祖师没想到,如今还有人追问此类问题,前日茗山观五雷道法激发,看来给他影响颇大,便有意识地说道。

“御火之法也可称道法,众修问道,自然称为道法,不过为了区分,又有术法、正法、道法之别,再有妙玄之术、通玄道法为之最绝,当日请先生交流道法,不过对纯粹法术交流的敬称,如此,先生可知?”

“原来如此。”

本来这等基础常识,是入门弟子必修之课,妙法阁可不会放入这等书籍,自有师承代代相传,大同小异,外间杂书更是不管这等划分,在世人眼中,高绝之法,都是道法。

想不到今日宋问会提起,他也只好暂代传法一事,他拿出那本几千年未动的书籍,交给宋问,朗声说道。

“不怪先生不知,这《道者三问》就送给道友,望你好好保管。”

“多谢真君!”

万千宝物不及这道问之书,宋问在城隍庙中看到,也在妙法阁中了解,修道之人,最喜三经,一是道经,二是丹经,三便是这愚人之经,问道不解其意,可不就是愚人吗?

宋问虽成真我,与愚人无异,这本不是道经的经文正好解他燃眉之急,无忧祖师早已习惯这位真我大修士大惊小怪的神情,单手一礼,说道。

“功成之日,魏离自会接引道友回返,有缘再见。”无忧祖师难得说出真名,宋问知他之意,拱手说道:“恭送魏真君。”

宋问抬头之时,茫茫云海在眼中淡去,无忧祖师身影早已不见多时,在临别时刻,耳边传来一言。

“让那白狼来月见山,他不属于这里,来日再见,希望真君之名在道友心中淡去。”

宋问心领神会,起身恭送之时,周围空间开始扭曲,身下青莲一落,天地转换,回到了静室凉亭之中。

“师傅!”

“宋先生!”

宋问感觉不过一个时辰,与无忧祖师交谈甚欢,却不知外间鸡鸣响彻恭山县,又是日升之初,众生之音拨乱心弦。

“先生可让我们好等啊!”

赵城隍看他许久未出,都抽空来看了几回,知道是云月观无忧祖师相邀,也不再担心,再说了,就算担心又能如何,他一介城隍,可无法去寻宋先生回来。

“宋问一去音声绝,烦劳诸位久等了,在此先行赔罪。”他说着便拱手一礼。

“先生说笑了,我等八人闲谈人生,观松涛起伏,饮清茶,好不快意啊,先生可是来迟一步。”

赵子玉一别此类生活多年,今日得享清闲,还得靠九冥一行压制了疯魔之心,才有这种心态,有希望才不至于陷入绝望深渊无法自拔。

“先生已然回归,我五人得了此重任,这便告辞了!”苏河一步迈出,笑着道别。

宋问说道:“不再多留些时日?”

苏河答道:“不了,我五人往东煌历练,趁此百年良机,求问真我之道。”

天道多变,天机不显,那一分气运灵机不出,各派真人难以出世,只好派遣杰出弟子分批下山,寻觅机缘,对于明照真人是劫数,对于后辈弟子倒是一个盛世开端,沉默许久,为探天道之意,各派再度入世,一争机缘。

宋问见他们去意已决,作揖行礼,言道:“行路去远,愿求珍重。”

“先生保重!”

五人起身,再不多言,转身离去,此一去不知何时再见,也是自己会以另外一种身份与他们见面,这也是说不定的,宋问这么一想,顿觉趣味盎然,带着些许恶趣味向五人招手作别。

喜欢清风不识仙请大家收藏:(m.106xs.com)清风不识仙106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